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201根竹子在美术馆中的乱书之舞

2017-08-12 李鹏 凤凰艺术

 王冬龄:竹径 

2017年8月12日,由著名艺术史家和策展人巫鸿先生策划的艺术家个展“王冬龄:竹径”在OCAT深圳馆开幕,参展作品为王冬龄特别创作,延续艺术家长期探索的书法领域,融合“书” “竹” “游”三个意象,令观众置身模糊的感知区域当中,并试图冲撞记忆与历史、 环境与场地、媒材与符号、图像与装置之间的界限。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此次活动全程视频记录。


诗经·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九歌·山鬼-屈原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路险难兮独后来。


这是竹子和书法构成的一条小径,把我们带入一个模糊的感知区域,在短短二十几米的行走中经历一系列记忆和历史、环境和场地、媒材和符号、图像和装置的穿透。


▲ 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


古有竹林七贤游于竹的谈笑风生,今有王冬龄的竹书之径。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以他个人独特的方式,来为我们演绎了一曲穿越中华古今的书法之音。正如王冬龄也接受“凤凰艺术”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这两百零一根竹子上,书写的是自《诗经》以来到齐白石的历代各个名家的咏竹诗文。它打通了从中国古代到近代整个的一条文化脉络,它展现了竹文化、书法文化和诗书文化等的通道。


▲ 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在竹子上书写竹文诗句


答许掾-王羲之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


北窗闲坐-白居易

虚窗两丛竹,静室一炉香。

门外红尘合,城中白日忙。

无烦寻道士,不要学仙方。

自有延年术,心闲岁月长。


王冬龄甄选《初学记》、《艺文类聚》、《中华竹韵》、《历代名家竹诗新注》、《历代题画诗》等咏竹诗文与题画竹诗,跨越早期《诗经》、《离骚》至近代齐白石、黄宾虹、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等人之作,将长期“平面”于书或画中的竹诗文“立体”书于竹上,每根竹内容独立,包括作者、题目、时间、名款,且均为乱书之风,其中惟一根为汉简风格。


▲ “王冬龄:竹径”开幕座谈会,左起:艺术家严善錞,策展人巫鸿,艺术家王冬龄


中国文人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竹文化。虽然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一说,但中国古今文人墨客,爱竹诵竹者众多。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在竹文化中,又可见书法文化。以“竹部”文字为例,竹以其文化载体的形象于文字出现时期便涉入社会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简牍的使用追溯至西周时期,可见竹与书在早期中国文明中,占有者始源的一席之地。


待锦帛和纸张出现之后,作为文字载体的竹,才慢慢退出了舞台,但由于其竹文化在中国历代文人墨客中的流传,它便承载着中国古今文化的另一个载体来到了近代,但由于西学东渐,竹文化和传统书法及文人文化开始逐渐丧失,而恰因两者原有方式及外界论断的流失,其艺术可能性才被重新挖掘。当代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便以他独特的方式,打通了古今中国的文化脉络,并启示于当代。


▲ 王冬龄的竹上乱书

▲ “王冬龄:竹径”展览现场,左:艺术家王冬龄,右:策展人巫鸿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题子瞻墨竹-黄庭坚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王冬龄在竹子上书写的是他的草书和乱书,仅一根为汉简风格。早年间,王冬龄从事书法,学习中国四大“楷、隶、行、草”书法,后在草书中寻找到了一种狂放不羁和自由。在中国的书法上,虽然说是在二维平面上,但却仍存在着一种空间结构,正如策展人巫鸿所说:


中国古人用间架结构来形容一个字的空间,不同的书法中有它不同的章法,在分行中,字还形成了整个的群体,行之间,字和字之间还有关系,这都是传统书法里的空间关系。而这个展览中,我觉得这些圆的竹竿也组成了一个空间结构,人可以在结构中穿行,这个二维的书法就开始和当代艺术的三维发生关系了。


▲ “王冬龄:竹径”展览现场


枯木竹石图-赵孟頫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竹-徐渭

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

今朝拓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


而艺术家王冬龄就在这样的书法结构中,开始发现一种线与空间的某种形式抽象关系,如他在回答“凤凰艺术”记者提问时所说,外国人在看中国书法的时候,其实并不看不懂这些字本身的意思,这是文字层面上的,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书法的结构,看懂中国书法的奥妙和审美之趣:


“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书法中也存在着关系。比如隶书和楷书,它除了有书法上的张力外,还有语言辨识和交流的功能,而传统书法进入到行书和草书后,语言辨识度开始降低,甚至是退后,而书法本身的章法和笔触结构开始凸显到画面前面中来,而这就是结构开始取代了语言辨识的例子。在这里,草书并不完全在意文字的辨认,相反,它展现了文字笔画中的一瞥一捺之中的结构张力之美。”


▲ 王冬龄近三十年来的抽象练习帖


在这种演变下,王冬龄就开始思考整个中国书法的结构抽象化问题,在很多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尝试着做一些抽象的练习。在这次展览中,他也展出了之前从未公开展出过的练习帖。


这些抽象练习的纸帖,王冬龄总共带了242张,最后选了100多张,陈列在展厅两侧。这些抽象练习纸帖总共跨越了王冬龄三十年左右,他说,这就像是他的日记,或者说是一种关于抽象练习的日常。在这些纸帖里面,承载了他关于时间的印记,他指着一些纸帖告诉“凤凰艺术”记者,哪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哪些是过去思想的一次激荡经历。而在这抽象练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和时间之后,王冬龄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种艺术与书法语言,那就是“乱书”。


那么,何为“乱书”?这是一种打破所有传统书法中禁忌的一种书法,在结构上更加狂放与超脱,从而形成一种极具独特性的书法。比如,在“乱书”上,王冬龄打破了传统书法中讲究的笔画不能交叉的禁忌,他将书法的结构交叉碰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它们完全交叉和重叠,在整个结构中,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打破了行距字数等关系,使一种独特的美呈现在纸面之上。在展厅现场,就有一幅超大尺寸的书屏,它以屏风的形式展现在整个展览的空间。


▲ 巨幅乱书,上书竹林七贤稽康、阮籍的诗

▲ 巨幅乱书 细节图


在这幅巨幅乱书上,书写着竹林七贤稽康、阮籍的诗,颇为壮观。王冬龄说,他觉得其实他始终信奉林散之,作为一个做艺术的人,他最终要的一个基础的品质就是真诚,不要搞浮躁的东西为了哗众取宠。一个人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事业和生命,不断的写,思考,写,再思考,关于“乱书”,他说:


“我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它是很自然的写出来的。因为好的书家,最后这个笔是他身体的延伸,他是很潜意识的,他不可能在写的时候想了过多,他完全是感觉,这可以弥补,看是怎么样的,你感受到我的这个字的线条的一种流动感,一种生命力,就是这样的。”


▲ 王冬龄在竹径现场书写

▲ “王冬龄:竹径”展览现场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图-吴昌硕

不与参差杂树群,龙孙凤尾拂青云。

岁寒空说多三 友,直节虚心只此君。


策展人巫鸿说,我想当王冬龄挥毫在两百根竹筒上书写的时候,他与庄周或韩非的距离肯定要比我们近上一大截。但他的目的并不是回到那个时代,因此也就没有模仿竹简的样式,而是幻想出一个载满文字的当代竹林。


竹林是环境,境中必有路,因为以前已有人在此行走。最美好的行走状态是“遊”。现代人已不习惯和理解这种无目地的徜徉,不问何来何往,忘言于“境”的浸入。竹境是这种浸入的最贴切状态,当千万竿绿竿的重合摇曳模糊了物之界限和物我的定义。


▲ 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在亚克力板上进行创作

▲ “王冬龄:竹径”展览现场


王冬龄的竹书呼应着这个逻辑:虽然他抄写的都是历代咏竹名篇,但文字的内容被黑沉沉混沌交织的墨迹推入意识的深处,笔墨在可读与不可读的汇合点上展现出线条的肌理和韵律。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他采用了草书和“乱书”作为竹书的主要字体,原因在于二者都将视觉置于阅读之上,他所原创的后者尤其改变了“书”的含义。


王冬龄曾回忆老师告诫他字与字不能交叉重叠,但他终却发明了这种乱字,以书法之笔绘出一个个、一团团、一片片抽象的构图。他的乱书已在世界各地展出,在《竹径》中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纸消失了,所有其它的二维平面也都隐入背景。乱书墨迹如风中竹叶的影子,在竹竿的弧面上飘移,化入虚无和阴影。这是第四个层面。这里已没有独立的书法,有的是图像、装置和动感的穿透。


▲ 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


展览信息


“王冬龄:竹径”

 

策展人:巫鸿

艺术家:王冬龄

展期:201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

地点:OCAT深圳馆展厅A、展厅B

主办:OCAT深圳馆

支持: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凤凰艺术 深圳报道  撰文/李鹏 采访/李鹏 责编/李鹏)



红色预警,高能来袭!

“凤凰艺术”的有盐君又来搞事情啦!

这是一个不无聊的群,

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锡人的心脏

▲ 钟汉良视觉艺术展

▲ 全球定位

▲ 格哈德·里希特

▲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

▲ 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 三影堂10周年特展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